與許多跳出“農門”的大學生不同,溫江先鋒村一些走出去的大學生,走的卻是“回頭路”
  通過考學跳出“農門”,這曾是文雲久對兒子文華根的期望,沒想到,大學畢業後,走出先鋒村的文華根又回來了。
  先鋒村在哪?大部分人摸不著頭腦,但“玩”盆景的人一口就能報出位置:成都市溫江區萬春鎮最北邊,挨著郫縣的清河鄉。上世紀70年代起,先鋒村的村民開始製作盆景,並逐步形成規模,在圈內打響了名頭。
  文雲久是先鋒村最早騎著自行車到成都青石橋賣盆景的那批人,他今年已經57歲,“再過幾年我們怕是乾不動了”。
  不過,這兩年,村裡人發現,越來越多的“農二代”回家繼承手藝,成為了一種潮流。
  □本報記者 劉莉
  村裡的“寶貝”盼有繼承人
  7月9日,一場大雨後。文雲久領著記者去看他家的“寶貝”,那是屋後的一大片樁頭培育地,200多棵形態各異的羅漢松,高的不過1米,矮小的僅20公分。“猜猜,從小苗培育到這個樣子,用了好久?”5年?8年?老漢搖搖頭,伸出兩個指頭:“20年啰,人都老了,這樹還沒達到成品的標準呢!”他告訴記者,和普通花木不一樣,盆景的製作周期很長,最快的做法是買“半成品”的樁頭,再嫁接、造型,五六年能夠“成品”就算快的了。
  先鋒村的盆景,集中在3組,60多戶村民,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。文雲久16歲開始學做盆景,東西做出來了,怎麼變錢?年輕人腦子活,幾個人便商量著到成都市區的青石橋賣盆景。因為做工好、造型美,先鋒村的盆景很快在青石橋有了名聲。
  如今,盆景仍是3組人的安身立命之本,有50餘人拿到了溫江區園林技術中級職業資格證書,還有兩名是高級職稱。而且,人們早已不用外出“叫賣”,自有客戶尋上門來選購,常常供不應求。
  如今盆景的規模越來越大,現在全組有200畝盆景園,幾十萬棵羅漢松、金彈子,每一棵都要人工蟠扎。但當年的小伙子已紛紛邁入花甲之年,村上也有些著急,更重要的是,川派盆景的同行不斷推陳出新,如果沒有新鮮血液補充,先鋒村的手藝恐怕要沒落。
  大學生轉變觀念掀起“回鄉潮”
  文華根是文雲久的獨生子,2005年從重慶工商大學畢業,在成都找了一份廣告策劃的工作。這與他家最初的設想基本一致——跳出“農門”,當個城裡人。
  文雲久希望下一代過得舒服些,“做盆景太辛苦了,夏天毒日頭,去年我腰上曬傷一大片。”的確,川派盆景講究“身法”,也就是用棕絲或金屬絲將樹木的枝幹造出虯曲多姿的模樣,一彎一曲,全靠手工,一年四季做不完的活。
  但很快,文華根就謀生了回家的念頭。“家裡搞了10多畝盆景基地,足有上萬棵,嫁接施肥造型,事情太多了,父母根本忙不過來。”他發現,當“白領”也不像想象的那麼光鮮,一年掙的工資,遠遠比不上父親在家搞盆景。
  “不要小看3組的這200畝盆景基地,在地資產有1.5億元。”3組組長郭良學說,盆景的附加值高,一棵10年的羅漢松盆景,能賣幾萬到幾十萬元不等。
  和文華根有同樣想法的,還有從攀枝花學院畢業的文武。“從小耳濡目染,我喜歡盆景藝術,乾自家的事業難道不比在外打工好?再說,在家還能照顧父母。”
  這幾年,包括文華根和文武在內,村裡有6個大學生先後回到村裡,開始了“農二代”的創業。
  年輕人的探索是村子未來的希望
  種植、嫁接、造型、防治病蟲害……文華根從頭學起,他把之前上學和工作時積累的推廣策劃經驗也用起來,積極協助村裡的盆景專合社跑市場,效果很不錯。
  文武則專門拜了個“師傅”——中國盆景藝術家、川派盆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賴勝東,目前還沒有“出師”。“先鋒村的盆景偏規則式,優點是造型奇特優美,但人工痕跡比較重,現在市場上對自然式的盆景很推崇,我打算進行一些造型改良,工藝上更加創新。”文武的試驗對象是自家地里的800棵羅漢。
  如今電子商務十分紅火,村裡的幾個年輕人也曾想過“上網”賣盆景,不過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物流。盆景不能壓、不能翻轉,如果不是成批量運輸就相當麻煩。而且,一盆上好的盆景價格很高,客戶如果沒有現場親眼看貨,也很難放心地在網上下單。不過,這些年輕人仍然希望能多探索,找到電子商務與盆景產業結合的方式。
  今年,溫江區將打造12個生態項目,其中一個便是先鋒村的養生沱盆景創意博覽園,郭良學看好這個項目,他認為,在這個過程中,村裡的年輕人將發揮出更大的作用,讓先鋒村的盆景藝術更加發揚光大。
  微評
  跳回“農門”一樣有前途
  □欒靜
  對不少農村父母來說,把孩子培養成大學生,為的就是讓他們跳出“農門”,成為城裡人。
  而溫江先鋒村這6名大學生的回鄉創業之舉,卻不走尋常路。或許,他們的舉動不被父輩們理解和支持,但他們的選擇至少表明,城市與農村的差距正在變小。
  6名大學生是真心愿意回到農村生活、創業,因為他們看到了家鄉產業的發展前景。他們期盼用自己的所學、所識,為家鄉的產業發展註入新的生命力,期待用新的營銷理念和技術來開創一片新天地。其實,就算是把“農轉非”當作“鯉魚跳龍門”來對待的父輩們也清醒地認識到,相比城市而言,農村的發展更需要有知識、思維活絡的大學生;“農字號”崗位更需要懂技術、會經營、善管理的複合型人才。
  可以預料的是,隨著城鄉統籌的不斷推進,新農村將給大學生們帶來無限發展空間和機會,跳回“農門”會是越來越多有理想、有抱負的大學生們的選擇。
  (原標題:大學畢業的“農二代”回村了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g12dgcaj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